抗疫情人物事跡醫生3篇
抗疫情人物事跡醫生3篇
抗疫情人物事跡醫生篇1
在這個疫情籠罩下的春節,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千萬醫護人員毅然堅守崗位,沖鋒一線,守護萬家百姓的團圓。
__同志作為萬千醫護人員中的一員,他身處的檢驗科作為此次抗擊疫情的一線輔助科室,是直面各種致病病原體的高風險科室,更是抗擊疫情一線戰場不可或缺的“偵察兵”。
抗責在肩,立下“軍令狀”?!拔以赣枚嗄甑墓ぷ鹘涷灪团R床知識為這場戰役的勝利而奮斗,聽黨指揮,絕不退縮,不辱白衣戰士的神圣使命!”,這是__同志在“請戰書”上寫下的誓言,沒有多余的字眼,只有“召必至、戰必勝”的決心。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形勢,__同志作為科室負責人,第一時間申請加入疫情防控小組,并組織全科職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相關知識及發熱門診患者標本采集,實驗室標本檢測處理流程及感染性廢物處置等相關內容進行了學習討論,并要求大家熟悉流程,明確職責,全力以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戰爭。
全力以赴,當好“偵察兵”。與戰斗在救死扶傷一線的醫護人員不同,檢驗科是一個為臨床診斷提供專業科學依據的科室,檢驗科的醫技人員就是醫療戰線上的“偵察兵”,標本、儀器、數據就是他們作戰的武器。檢驗科除了每天承擔著病房與門急診病人的標本檢測,還要加急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隔離病區收取的檢驗標本,通過檢驗結果為臨床制定診療方案具有不可替代的決定作用。自2020年1月28日以來,__同志一直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工作,我縣首例疑似新冠肺炎標本就是由該科室__同志采集,在明知道存在很大感染風險的情況下,__同志沒有想太多,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職責所在,不顧個人安危與病人面對面的采集上呼吸道標本,并多次走進隔離病房為疑似病例采集標本。
眾志成城,打好“阻擊戰”。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正處于關鍵時期。__同志作為一名黨員,工作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他不僅每天要根據上級指示做好防控的各項具體工作及科室行政管理工作,還要擠出時間組織開展防控知識培訓,指導員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如何做好自身防護、如何處置醫療廢棄物等。要求檢驗科的全體成員在提高自身業務技能的同時,服從組織安排,做到24小時待命,堅決站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用行動踐行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抗疫情人物事跡醫生篇2
zz,男,43歲,中共黨員,現任zz市商務局市場服務中心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出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斗爭,zz同志在市商務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帶領市商務局市場服務中心全體職工認真履行防控責任,扎實做好zz市場和城北市場關閉活禽交易、人員密集場所防控、保障市場供應等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
zz市場承擔著全市近八成市民的菜籃子,為保障春節市場供應,作為市場服務中心的主要負責人,他始終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大年三十下午還仍然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等活禽市場關閉趕到家里已經是吃年夜飯了。到家后,他只能向家里人尤其是父親深深的道歉。20xx年10月,父親查出患直腸癌,先后在安醫一附院、省立腫瘤醫院兩次手術,多次到省城化療,雖然妹妹偶爾也能幫著照顧,但大事小事都要他自己動手。一邊是繁重的工作任務,一邊還要照顧父親,除不影響正常工作外,他經常加班加點,白天起早跑zz市場和城北市場,晚上埋頭辦公室安排布置工作,夙夜為公。
考慮他家里的實際情況,中心班子和職工都勸他過年這兩天多陪陪家人,可他主動要求正月初一帶班,自己動手清理市場環境衛生,布置安排防控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蠻以為正月初二可以調休一天,接市商務局提前上班的通知后,他第一時間到達崗位。
連日來,他嚴格按照市防控指揮部和市商務局統一部署,全面做好密集場所的聯防聯控和市場保供工作。他帶頭宣傳防控知識,發動經營戶、勸導買菜的市民帶好口罩,每天對市場進行消毒;他不顧勞累,利用業余時間,走訪活禽和野生動物經營戶,及時了解經營戶身體狀況;他親自打電話聯系蔬菜經營戶,及時掌握市場貨源組織情況,多渠道增加蔬菜、水產、蛋、凍貨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加大消毒液等物資備貨,確保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抗疫情人物事跡醫生篇3
疫情初期,武漢就診發熱病人突增,各大醫院不斷有醫務人員感染,急診科成為重災區。然而武漢第三醫院感染的醫務人員相對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護士感染。董芳的職業敏感,保護了許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陳偉工作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發現幾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訴了董芳。董芳同時參加了國家疾控中心專家的培訓,培訓時說不明原因肺炎是一個呼吸道的疾病,沒有確定人傳人。但董芳敏銳地感覺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過飛沫傳播,類似于肺結核。于是她馬上第一個向醫院申請給ICU配N95口罩、防護服和空氣消毒機。ICU病房原來是大通間,董芳又想辦法改造成隔離病房,安裝了56臺移動滅菌站。她在全院第1個培訓N95口罩和防護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視頻學習,嚴陣以待。
“我感覺這就像打仗一樣,得先把戰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話就會暴露在流彈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沒有辦法去戰斗?!倍汲剖业耐聜冋f。
董芳自己也幾次踏上了生死線。
最危險的事發生在2月24日,天較悶熱,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護服穿了好幾層,滿頭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內層全部打濕。她一吸氣,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讓她快要窒息,腦袋一陣暈眩。董芳趕快讓其他醫生接手,而她必須馬上從10樓下到1樓清潔區才能脫防護服。她不敢跑快,因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來,便有被傳染的危險,因為10樓和電梯里都是污染區。等電梯時感覺很漫長,電梯上到3樓停一下,在8樓又停。飽受煎熬的她感覺沒法呼吸,終于等到電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鐘,但她還是堅持按順序脫防護服、鞋子、護目鏡、外層口罩,每一個步驟完了都進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時,董芳長吁了一口氣,感覺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難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種可怕的感覺?”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擴展閱讀文章
推薦閱讀文章